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起源于1996年获国家批复成立的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学校着眼长远发展、创建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品牌、实现多学科交叉和融合而设立的大学研究院。目前拥有两个国家级创新基地: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研院瞄准国家及行业技术前沿和重大科技需求,研发相关的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工程转化,并为国家及行业培养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工研院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理念,在新材料、工艺装备、先进控制、智能检测、制造服务等领域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引领国家及行业的技术发展。同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着力拓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相关研究领域,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工研院培育了“创新、协作、敬业、自信”的研究院文化,打造了一支肯干、能干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与国内外众多知名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近十年,年均新签科技合同总额超过2亿,为扩大学校在海内外的影响、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工研院在跟踪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近20项。
一、岗位需求
序号 |
二级学科 |
梯队名称 |
岗位职责 |
学科/专业要求 |
需求人数 |
1 |
机械电子工程 |
大数据应用梯队 |
面向钢铁智能制造的产品优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等方面迫切需求,围绕钢铁产品的成份设计、工艺优化、组织性能验证与控制等问题,研究相关的物理模型、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等;围绕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质量分析、设备状态监控、控制系统优化等问题,研究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相关方法、平台及应用技术等。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数学/控制等相关专业 |
2 |
2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自动化梯队 |
聚焦到产品质量提升和控制系统优化(提高现场调试效率),针对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相关方法、平台及应用技术等。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
3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装备梯队 |
对无损检测仪器进行集成、开发、测试;协助完成仪器的软件开发调试;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测量、跟踪算法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深度学习、三维重建、显微成像等方法;智能制造管控软件、工业机器人等项目进行集成、开发、测试。 |
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 |
2 |
4 |
材料加工工程 |
工艺装备梯队 |
负责开发轧钢新工艺与新技术;负责轧钢工艺相关项目的前期方案设计与技术交流。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5 |
材料加工工程 |
先进材料梯队 |
围绕材料设计与研发方向开展深入的研究,重点对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流程以及深加工工艺过程中组织性能调控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开发、模拟与优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二、基本条件
1、具有强烈的科研兴趣和事业心,善于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刻苦攻关,为人正派、友善。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丰富的实验经验,有独立的科研项目设计、实施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
3、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35周岁以下),海外科研经历者优先。
三、待遇
对于博士毕业生,入职即可获得20-30万元的年薪(福利除外),另前三年每年可获得不低于20万元的科研专项经费资助;
对于优秀的人才,待遇可突破以上标准,上不封顶,具体面议。
四、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
2、最高学历与学位证明、职称证明;
3、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目录;
4、其它能够证明应聘者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证明、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等);
5、本人详细联系方式(电子邮箱、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技楼505工作室),邮编:100083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62332598--6551
E-mail:bkdgyy@ustb.edu.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